搜索
搜索

党群园地  /  Party group

/
/
/
2013年5月中心组学习内容 全面把握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2013年5月中心组学习内容 全面把握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 分类:工会团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5-31 01:4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11年初,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省委决定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调研课题之一,又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深化研究。经过近一年时间,课题组完成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并在去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讨论通过。

2013年5月中心组学习内容 全面把握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概要描述】2011年初,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省委决定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调研课题之一,又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深化研究。经过近一年时间,课题组完成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并在去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讨论通过。

  • 分类:工会团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5-31 01:41
  • 访问量:
详情

全面把握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编者按:2011年初,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省委决定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调研课题之一,又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深化研究。经过近一年时间,课题组完成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并在去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讨论通过。该指标体系对全省现代化进程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测作用,成为引领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近日,省委决定,为适应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需要,编撰出版一套干部培训教材,把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丰富内容和“八项工程”的基本要求讲深讲透。为此,《群众》杂志社约请朱晓明(中共镇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同志就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一、制定指标体系把握的三个关系

  (一)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由低到高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巩固和超越,并不是简单的量的扩张,而是在发展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和发展质量、增长动力上的质的提升,发展水平更高,发展全面性更强,发展协调性更优,发展成果分配更公平。

  (二)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的关系。区域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现象,区域率先发展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国家现代化决定区域现代化的方向和进程,区域现代化依赖于全国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离不开国家对区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

  (三)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以经济发达、科教领先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主,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同步跟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就是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不仅要在经济实力、科教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而且要在民主政治、国民素质、文化影响、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处于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之列。

  二、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与条件

  对照2003年省委确定的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2010年全省总体上实现了全面小康。在巩固和发展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苏南等有条件地区不失时机向“第二个率先”迈进,全省进一步明确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条件更加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一是经济基础比较雄厚。2011年全省经济总量7525亿美元,人均GDP达到9545美元。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科教强省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等战略举措,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形成的创新能量将逐步积聚和释放。三是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市场和政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的格局初步显现,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业创新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四是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江苏是教育强省,高等院校数、在校大学生数均居全国第一。江苏是文化大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基本成形,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是基础设施支撑条件显著改善。公、铁、水、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港口吞吐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能源支撑保障能力大大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六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2.44︰1,是全国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之一。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增长连续六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GDP比重不断提高。

  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内涵

  (一)总体要求。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要体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使创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五是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内涵。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十二五”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中地区巩固发展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不失时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北地区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20年以后逐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

  二是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全省人民共同富裕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城乡居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财富普遍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稳步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2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三是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和功能互补、特色鲜明、优美宜居的现代城乡形态基本形成。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

  四是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显著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社会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四、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主要体现在把握三个“率先”、三个“基本”、五个“性”:

  (一)把握三方面“率先”。一是整体推进上率先,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在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江苏省委省政府率先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率先整体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二是实现时间上率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和江苏“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总定位,到2020年左右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早于全国,早于大部分省份。三是创新探索上率先,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率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先探索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江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二)把握“三个基本”。一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参照系。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在国家的整体部署下,以区域的经济现代化为主,人民生活、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同步跟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三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测评是对区域现代化水平的整体衡量,可不要求每一项指标全部达标,设定为经加权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视为实现。

  (三)体现五“性”。一是科学性。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到江苏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征,使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公认性。江苏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充分体现人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三是前瞻性。体现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既要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又要准确把握好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与动态。四是连续性。与“三步走”战略目标相衔接,与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相衔接,与国家和江苏“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相衔接。五是导向性。发挥指标体系推动工作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和激励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把工作重点引导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上来。

  五、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特点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四大类30项指标组成,其中国际通用指标16项,国内可比指标8项,创设的综合性指标6项。30项指标以外,另设一项评判指标。对指标体系实现程度,采取设置权重的方法进行综合测评。

  一是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指标框架设置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分别包括9项、7项、8项和6项指标,分别赋予31分、24分、24分和21分的权重,体现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是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选择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单位GDP排放强度等指标,体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状况。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设置了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人力资源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6项指标,赋予20.5分的权重,充分体现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对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用,表明江苏追求的现代化是一个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现代化。

  四是突出民生幸福。从预期寿命、收入、住房、社保、交通、通信、医疗、治安、环境等方面选取了具体直观的指标,并赋予较高权重,反映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五是突出城乡统筹和基层基础。按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夯实基层基础的要求,与基本公共服务和基层基础建设相关的指标都分成城镇和农村两个子项,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值,体现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城乡特别是基层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突出群众认可。选取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主观感受指标,来反映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和平安建设水平。同时设定“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满意度”作为总的评判指标。这些指标将通过权威调查机构采用国际通行的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获得,反映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认可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30项指标有6项是江苏自创指标,充分体现了江苏的特色,分别是: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从农业产出率、科技进步、产业经营、设施装备、生态环境、知识保障六个方面来综合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状况。通过这六个方面,推动各个地方的农业生态化、现代化。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结合江苏自身的特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体现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三是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指拥有省级以上自主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与GDP之比,这样可以有效推动自主品牌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是居民住房水平。设置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2个子项。成套住房是指室外配套设施(道路、水、电、气等)和室内居住功能(具备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基本齐全的住房。该指标综合反映居民生活质量。

  五是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反映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与社会和谐程度。由于城乡社区建设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指标分设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2个子项。城市和谐社会的达标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的达标建设,两者相互推动基层和谐社会建设水平,通过现代化指标体系,把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好。

  六是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反映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程度。镇村布局规划布点村庄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得到有效整治,绿化景观丰富,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非规划布点村庄的生活垃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得到整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搜索

搜索
搜索

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的敬业精神给予患者温馨、周到的关怀与照顾!

官方订阅号

官方服务号

联系我们

0513-85606968

0513-85606922

传真:0513-85555116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城港路37号

 

版权所有: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3013962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南通

地图导航    地址:南通市港闸区城港路37号,市内可乘1、3、10、13、19、32路公交车至第四人民医院站下车

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