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心理学会  / Psychological society

/
/
/
灾难综合征和心理救援

灾难综合征和心理救援

  • 分类:心理援助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1-11 09: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灾难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灾难过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还能弥补,然而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后果往往再也无法弥补了。灾难中死亡者不能复生、留下的生理残疾也将相伴灾民终生,此外还有给灾民留下的心灵创伤(心理创伤)也许会对他们终生造成负面影响。

灾难综合征和心理救援

【概要描述】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灾难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灾难过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还能弥补,然而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后果往往再也无法弥补了。灾难中死亡者不能复生、留下的生理残疾也将相伴灾民终生,此外还有给灾民留下的心灵创伤(心理创伤)也许会对他们终生造成负面影响。

  • 分类:心理援助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1-11 09:24
  • 访问量:
详情

  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灾难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灾难过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还能弥补,然而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后果往往再也无法弥补了。灾难中死亡者不能复生、留下的生理残疾也将相伴灾民终生,此外还有给灾民留下的心灵创伤(心理创伤)也许会对他们终生造成负面影响。

  灾难造成的心灵创伤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它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在无形中左右着灾民的人生轨迹。心理救援理论的由来随着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这种灾难对人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被现代科学家所重视。由于海湾战争后,当地居

  民尤其是大批西方国家的参战军人心灵造成严重创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提出了“海湾战争综合征”,首次引出了“心理救援”的概念,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开始深入展开了。

  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攻击,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暴发了。这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战争很快结束了。几个月后,法新社一则报道披露,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伤亡自不待言,即使侥幸度过了战火纷飞的日日夜夜,在担惊受怕中安全地熬到战争结束,可是这些幸运的伊拉克人中却出现了大量的心灵创伤后遗症者:有人夜夜恶梦不止,有人很长时间内“无法自制地颤抖”,还有人患上了战后抑郁症和失语症。

  除了在战火中幸存的伊拉克人民,参战的多国部队军人也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心灵创伤,由此引发了各种类似的症状。此后这类心灵创伤的症状被相关学者冠以“海湾战争综合征”。其实这种情况并非海湾战争所仅有,类似情况在文献中早有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人们就发现,在那些遭受纳粹德国飞机狂轰滥炸的欧洲城市里,市民们的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骤然升高,尤其是儿童罹患失忆症、失语症、自闭症的发生率,更是成倍增加。

  近几年来,通过医学家、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一些有关灾难造成心灵创伤的科研成果一一问世,国际社会开始广泛关注,人类在遭遇战争、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灾难时,所发生的心灵创伤的治疗和救援问题。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200多万在水灾、地震、风灾、战乱等灾难中家庭破碎的幸存者,大多存在着心灵创伤,亟需得到心理救援。于是,一个新的医学名词产生了,它就是“PTSD”(系英语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的缩写),意译为“受伤后适应能力失调”,也就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称的“灾难综合征”。

  PTSD研究学者认为,灾难作为一种应激源,引起心理应激反应是必然的,蒙受灾难者因此产生心灵创伤也是理所当然的。心理学认为,一切威胁生命的刺激都必然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促使生理节律发生紊乱,进而影响行为活动。据调查统计,在危及生命的灾难中死里逃生者,只有12%-15%的才可能表现出相对的“镇定冷静”,而75%以上的人表现出精神紊乱。面对被灾难摧毁的家园,面对突如其来的至爱亲朋的死亡,劫后余生者心碎了,精神支柱垮了,心理即将崩溃。所以,亟需心理救援,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帮助他们从不能自拔的痛苦深渊中走出来。从而减少灾难带来的一系列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后遗症,以便他

  们能正视并适应严酷的现实,告别过去,憧憬未来,鼓足勇气开始新的生活。灾难综合症的诸多表现

  一场严重的灾难过后,留给蒙受灾难者的是什么呢?与至爱亲朋生离死别、一生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面对残墙断垣和焦土废墟,遍地狼籍,满目疮痍⋯⋯这些都是引发心理应激性紊乱的应激源,足以造成精神障碍而诱发PTSD。心理学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期,从灾难暴发瞬间起至救援人员的到来止。此时,当事者惊恐万状,出于求生的本能焦躁不安、无助、失望、绝望而手足无措;第二阶段是求援人员赶到,应急拯救工作展开,此时当事者惊恐心理虽已有所缓和,但仍有精神适应不良;第三阶段是当事者作为伤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发生各种复杂的精神障碍。所以,PTSD是个综合征,且有一个随时间延续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的种种症状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心理学家把它的表现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灾后心理症状群。在严酷的灾难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75%,具体表现为失眠、神志恍惚、情绪低落、呆滞木讷、反应迟钝、抑郁忧伤、多恶梦、易哭泣等等。有学者调查结论指出,灾难发生两年半后,上述症状的发生率仍可保持在灾后四个月时的水平。老年人还可因此诱发老年痴呆症。儿童在灾难中遭受的惊吓,甚至可能会影响他(她)一生的

  心理健康。统计资料表明,严酷的灾难发生后,精神病患者往往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灾民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心理求援而逐步演化为长期的精神病所致。

  二、是生理疾病的发生。灾难常导致突然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条件一下子恶化,变得难以适从。灾民们在周围恶劣环境的强烈刺激下,一时难以顺应生活的剧变,成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应激。这样,除酿成心理病患外,还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导致人体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引发各种生理疾病,如高血压、中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胶痛、心肌梗塞、胃溃疡、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肠功能紊乱、月经失调、高胆固醇与高脂血以及癌症等。

  心理救援的具体要求

  心理救援的宗旨是抚平灾民劫后余生的心灵创伤。科学家认为,这是对幸存者不可或缺的帮助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已将灾后的心理救援帮助视为,与灾后防御瘟疫流行一样重要的任务。一门与灾后心理救助相关的新兴学科分支——灾难精神病学正在形成,它是专门研究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的,它提出预防灾后心理疾患发生和治疗心理疾患初期症状的具体措

  施,旨在努力抚慰幸存者心灵创伤,促他们心理状态尽快趋于正常,以减少灾难发生后的心理疾患和精神病。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支持这种心理救援,在国外其最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地方和中央政府对灾难发生地区的关怀。包括设法让灾民维持基本生活、给予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方面的支持等。这些对于灾民无疑是莫大的慰籍,能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和可憧憬的未来,同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导致他们的情绪较快平复,鼓起正视严酷现实,重建家园的勇气,树立起第二次创业的信心。

  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应从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展开,一般与外科抢救作好有机衔接,伤病员度过危险期后即可开始,并有必要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灾难涉及面一般较大,蒙受灾难者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共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集体的心理咨讯、辅导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专业的心理医师是心理救助工作的主角,应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当然,集体授课还应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形式应多样、应因人而异。在心理救援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和鼓励灾民们畅所欲言、尽情宣泄,以排解积郁于心中的痛苦、忧伤、绝望等不良情绪。同时也有利于心理医生针对这些偏激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给予恰到好处的精神抚慰,以平复灾难造成的心灵创伤,从而有效防止、减缓PTSD的发生。

  三、家庭内的心理抚慰。家庭是一个具有浓烈感情色彩的群体,对于劫后余生的灾民而言,家庭在心中的地位愈加崇高,通过家人之间的心理抚慰,要比其他任何心理辅导更重要。在家庭生活上得到支持,足以温暖幸存者的心灵,能有力抵制PTSD的发生。所以,心理救援必须尽力发挥家庭的作用。在灾难面前,家人间的相互照顾十分重要,灾难致伤残者的最

  佳疗养场所是和睦温暖的家庭。心理救助的有效方法是把每一个灾民都溶入到充满爱的家庭中去,让无数充满爱的家庭组成一个和谐的灾后社会,这种环境氛围,对于防止PTSD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适当的药物治疗。心理救援不排除药物治疗,就像心理医生治疗病人也需要辅以药物一样。这种药物治疗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是针对灾难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药物。在灾难期中,一般给予安定剂、抗抑郁剂;在灾难结束和重建家园期,针对具体对象给予抗精神障碍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其次是,根据具体的精神障碍采用相应的药物。如焦虑、恐惧、抑郁者应选用抗抑郁剂;对一般心理紊乱者主要以安定剂治疗;对有较严重的精神病症状的对象用抗精神病药物。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在线搜索

搜索
搜索

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的敬业精神给予患者温馨、周到的关怀与照顾!

官方订阅号

官方服务号

联系我们

0513-85606968

0513-85606922

传真:0513-85555116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城港路37号

 

版权所有: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3013962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南通

地图导航    地址:南通市港闸区城港路37号,市内可乘1、3、10、13、19、32路公交车至第四人民医院站下车

sy